Menu Close

中美数学教育的比较和华人家庭的应对

梁昌年博士梁博士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系,1986年北大硕士毕业,1993年取得VirginiaTech物理学博士学位。读博和博士后期间在美国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实验室工作9年,以后在英特尔最先进的制程研发部门做工程师和经理。2003年11月回上海中芯国际工作,从事研发,制造,培训和专利等部门的管理工作。2009年6月开始创业,和北大同学与英特尔同事一起创立了新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。现为上海学点教育有限公司CEO。梁博士辅导过上百位高中生的数学SATII,学生有100分到250分的进步。

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,但对如何有效地教却存有困惑。梁博士是这么说的

1) 教与学

教,要服务于学;学,要服务于学生大脑的发展。家长需要学习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进展,了解学习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教。

2) 学习三原则

a. 学习是人的本能
b. 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
c. 学习需要合适的环境。

从婴儿开始的每一个阶段,人都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欲望,每个人的经历,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欲望。听之任之,放任不管或越俎代庖,拔苗助长等不合适的养育方式,是造成学生厌学等不可挽回的恶果的原因。

3) 脑的结构

a. 每个人都有一个大脑,而且只有一个大脑;
b. 大脑有两个半球,他们是协同工作的,市面上宣传的右脑开发是偏颇的。
c. 和学习有关的脑可以分成三大块.

  • 后脑(脊髓脑)的发展和运动有关,三岁以前至关重要。
  • 中脑(含边缘系统)的发展在3岁到6岁,这期间,自然地背背唐诗,是非常必要的,也包括入学后一定要背乘法口诀。
  • 前脑负责语言和思维等主要功能。

用计算机来做一个类比,后脑相当于计算机主板(motherboard),关键是不要出任何差错,中脑相当于计算机的储存(DRAM),前脑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(CPU),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。我们学语言和数学,主要是为了发展前脑。

d. 前脑由四个叶组成:颞叶负责听觉信息与记忆,枕叶负责视觉信息及负责处理语言、动作感觉、抽象概念,顶叶负责多种感觉信息与语言的整合,对注意力集中过程也至关重要,前额叶则负责语言、意识和思维等重要功能。“前额叶是脑叶中最大的一个叶,而有些動物的腦幾乎不存在額葉”(维基百科)。

4) 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刺激

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,大脑发展需要的刺激是不同的。超前教育或放任自流都会影响脑的发育,从而造成学习能力的障碍。家长应该自己坚持终身学习,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的身心和脑得到全面发展。比如说,有些家长为了省事,给孩子买了学步车练习走路,跳过了爬行的阶段,造成了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,使得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问题。

5) 中美教育的不同

比较中美教育,梁博士认为两边都有不足,需要互相取长补短。中国的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,使得孩子在学习上只是被动接受和应付考试,造成孩子高分低能,不会学习甚至厌学。而美国以兴趣为主的出发点虽然好,但缺乏相应的好的教,使得学生的求知欲被耽误。在数学教学上表现在练习太少,不要求背乘法口诀等,这也是美国人的基础数学普遍比中国人差的原因之一。这两种现象两边都有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两个问题的极端就是习得性愚蠢后天性痴呆

6) 好书推荐

梁博士的分析和他独创的教学方法引起了家长们的极大兴趣,大家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出了很多问题,梁博士都一一做了解答。最后梁博士推荐了张天孝先生新编的《新思维儿童数学》,并分享了微信公众号“梁博士每日一题”(终身免费的练习)和训练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“学米口算国”,希望能给大家更多帮助。